公司尾牙、老友相聚、亲人团圆……每到春节,总感觉需要来点酒应景。一名患者近期患上了前列腺炎,但是因为公司尾牙,禁不住劝喝了几杯酒。谁知护士拒绝输液,并说酒后输液严重的可能猝死,是真的吗?
太原中山医院液疗区护士长解释说,喝酒后输抗生素容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,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。抗生素中含有甲硫四氮唑(又称为取代基)元素,它和酒精两者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。服抗生素期间,特别是头孢类、甲硝唑类、替硝唑、沙星类,尤其是左氧氟、呋喃唑酮,绝不能饮酒,否则有猝死风险。
原来,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首先需要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,然后再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。其中,抗生素中的取代基会阻断乙醛脱氢酶的转化作用,从而导致乙醛在人体内累积,就会出现脸红、头晕、休克等反应,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。
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如此,根据体质不同,反应也不一样,有些人可能就是轻微的醉酒感觉。但是为了患者生命安全,我们医院一般不会给喝酒的病人输液,也会提醒患者服药输液期间不要喝酒,太原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说。
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输液呢?太原中山医院男科医生说,酒精在体内被完全代谢后再服用才最安全,但是因为每个人自身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,不同药物的半衰期也有很大区别,很难具体说间隔多久服用是安全的。通常来说,间隔5-7天一般没问题。另外提醒大家,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输液。
